close

35歲的何小姐是名上班族,因長時間使用3C感覺手麻無力,僅自行上網找資料當鍵盤醫師,認為只是單純的腕隧道症候群而未就醫,然而忍耐10年症狀逐漸漫延到右腳且越顯嚴重致右半側麻痛無力,擔憂中風上身急到醫院,就醫診斷為「脊椎」與「手神經」的「兩處壓迫症候群」,嚴重者恐有肌肉萎縮甚至癱瘓風險,幸好患者經復健後已逐漸改善,想根治得仰賴從生活做起不當低頭族。

戴正忠指出,因工作長期維持相同姿勢壓迫通過手腕的「正中神經」導致腕隧道症候群上身,壓迫手肘「尺神經」稱肘隧道症候群。過去門診腕隧道症候群求診者70%是中年勞工;現代人由於3C使用越來越頻繁,腕隧道症候群不僅多了「滑鼠手」的暱稱,也讓腕隧道症候群年輕化,約5成的腕隧道病人都是青壯年。

牙周病是一種牙周組織的疾病,造成主因是細菌、牙菌斑或食物殘渣堆積牙齒周圍,細菌沿著牙根表面往根尖處累積,牙菌斑在牙齒周圍逐漸鈣化形成牙結石,依照細菌侵入牙齒的程度牙周病的病程分三階段,當牙周病發展至晚期建議要盡快進行牙週治療手術:

1牙周病治療方式.牙周病初期:牙齦炎--細菌侵蝕使牙齦變得敏感,刷牙經常流血,牙周病口臭也逐日加重,身體免疫力低時會牙齦紅腫發炎,牙周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若仍處於牙齦炎活動假牙階段是可以治好的。

2.牙周病中期:牙周炎--牙齦溝在細菌侵襲下形成細菌窩藏的牙周囊袋,牙周囊袋是指牙齒與牙齦間的縫隙,因細菌感染而讓牙齦發炎化膿、明顯的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冷熱敏感或咀嚼無力。

3.牙周病晚期:重度牙周炎--細菌已嚴重侵蝕支撐牙齒的牙周組織,牙齒明顯地鬆動與位移,咀嚼無力影響進食能力,最嚴重時齒槽骨流失牙齒會直接掉落。

養成定期檢查牙齒的好習慣,由專業醫師為您檢視牙齒狀況,及早發現問題及早牙週治療處理,牙周病其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疏於清潔照護與置之不理。

另一方面,椎間盤突出和姿勢有很大關係,戴正忠說,正常頸椎支撐頭顱重量約12磅重(≒5.4公斤)、約等同2個月大的嬰兒體重,當頭往前一吋(≒2.5公分),頸椎受力將增加2.6倍、往前2吋就變成3.6倍,進而讓椎間盤受力備增,失去原有的彈性而突出或刺激周邊的關節形成骨刺,壓迫到脊椎神經造成同側肩頸手腳麻木不適。

「至於想預防麻痛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維持同一姿勢太久。」戴正忠提醒,民眾因工作需求或牙周病治療滑手機娛樂維持同一姿勢時,最好每30分鐘就要起身變換其他姿勢如:走動、伸懶腰等緩和運動,讓身體休息5至10分鐘,就能避免疾病上身。

看診時,我常聽病人抱怨:「最近火氣大,整排牙齒浮浮的,咬東西沒力量…」等,諸如此類的主訴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絕大多數的患者可能是罹患了牙周病。那牙周病又是什麼樣的疾病呢?簡單來說,就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牙周組織包括了牙齦、牙周韌帶及齒槽骨。若口腔衛生習慣不好,導致牙菌斑、牙結石堆積在牙齦溝處,此時就會引起牙齦開始發炎,若不及早接受治療,就會進一步破壞牙周韌帶,齒槽骨,因此病情若過於嚴重,即使牙齒本身沒有蛀牙,仍然面臨拔掉的命運。“預防勝於治療”想必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詞了,因此口腔的保健與預防才是維持牙齒美觀及功能牙週治療的重要課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w3cgachiped 的頭像
qw3cgachiped

qw3cgachiped的部落格

qw3cgachip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