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INE 於本月推出新的隱私權政策,強制用戶需分享個人資訊供 LINE 做為行銷以及軟體優化使用,用戶若不同意便無法繼續使用 LINE ,而昨日已有 Android 用戶收到更新通知,不少用戶擔憂個人資訊及隱私恐將受到侵犯,將帶領您輕鬆 4步驟破解 LINE 的隱私規範。

LINE 官方聲明,本次新版的隱私權政策是藉由蒐集牙齦美容用戶牙周病相關資訊,進行三大面向的服務優化。首先是為避免服務遭濫用或用於詐騙,其次是為了便於 LINE 透過機器學習,分析用戶的使用行為,以優化及開發軟體中的服務,再者是為了提供用戶個人化廣告的推薦內容,優化 LINE 的廣告成效。

於本次 LINE 隱私政策下,將被蒐集與使用的資料包括:用戶與好友之間使用的貼圖、表情貼、特效及濾鏡;用戶使用狀態如通訊對象、通訊日期與時間、訊息是否已讀、資訊格式、使用收回訊息功能及點選網址;企業(商用)帳號與用戶之間的通訊內容,包括「資訊格式」與「資訊內容」的文字、貼圖、影片。

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所引起的。如果口腔衛生欠佳,牙菌膜就會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牙菌膜裏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例如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引致牙周病。如果牙菌膜積聚,牙齦邊緣會出現發炎徵狀,造成輕微牙周病(即牙齦炎)。若身體抵抗力下降,身體組織癒合能力欠佳,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就會遭受破壞,情況就會惡化,形成嚴重牙周病(即牙周炎)。牙齦炎〈輕微牙周病〉如果牙齒沒給徹底清潔,牙齦邊緣及牙齒鄰面就長期積聚牙菌膜。牙菌膜內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引致牙齦發炎。牙菌膜亦會被唾液(口水)鈣化,形成牙石。由於牙石的表面十分粗糙,因此導致更多牙菌膜積聚,使牙齦持續發炎,甚至有機會惡化成嚴重的牙周病。牙周炎〈嚴重牙周病〉如果仍然沒做好口腔護理,發炎的情況會持續,導致原本緊附於牙根表面的牙齦與牙根分離,形成一個空間,稱為「牙周袋」。這空間更易讓食物殘渣、牙菌膜和牙石堆積,使牙周組織持續受破壞,引致牙周炎。牙齦邊緣可能有膿液滲出,甚至長出牙瘡,牙齦和牙槽骨亦會慢慢萎縮,以致部分牙根外露,增加患牙根蛀壞的機會。如果牙周炎繼續惡化,牙周組織包括牙齦和牙槽骨會受到嚴重的破壞,以致牙槽骨萎縮,牙齒因而失去支撐,變得鬆動和出現移位,最後甚至脫落。

用戶若對新版隱私策略感到疑慮,其實可在接受隱私政策變更後,再到 LINE 的「隱私設定」中,依照聊天室資訊、訊息通知、個人化廣告等細項,牙週治療手動勾選欲取消項目。

LINE 亦表示,用戶之間通訊的內容將受點對點加密保護,因此不會外流。而本次更新除了 Android 8.9.0 (含)以上用戶外,iOS 的用戶等到更新至 8.9.0(含)以上版本,也會收到隱私更新通知。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w3cgachiped 的頭像
qw3cgachiped

qw3cgachiped的部落格

qw3cgachip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